明天的遊戲規則|運用數位槓桿,迎向市場新局
2017-06-23 by Service 學習心得 Leave a comment
為何迄今台灣品牌多數走不出國門?
為何台灣臉書活躍率冠全球,市場上卻見數位空洞?
(圖片來源:readmoo)
這本書讓我有種讀大學課本的感覺,像是專案管理、資訊管理之類的課。
每個段落會先講一串理論,之後再舉例子來讓我們更能理解那段文字,而且舉的例子都很貼近生活。
數位經營的原點為顧客體驗,有良好的顧客體驗,才能撐起長期的客群。
可能做一個決定或是事情前,都先把自己想成是顧客,以顧客的角度去思考,並且要想得更遠。現在的我可能就要想說,如果我是看到廣告或是閱讀文字的人,我會想點嗎?會想買嗎?如果自己都不想要的話,可能別人也不會想吧。除此之外還要了解產品特性及市場,針對其去做改善,或許才能夠得到最好的效益。
人們關注一則訊息的時間平均只有8秒
比金魚受到外界刺激時的平均9秒注意長度還要短,該如何在短時間內吸引人們的目光,就變成一件很重要的事。書中有一則例子,世界盃足球賽中,烏拉圭前鋒對義大利後衛的肩膀咬了一口,之後許多媒體利用這件事,借題發揮,發很多很引用的推特文。讓我想到前一陣子全聯因為總裁公開說『年輕人愛花錢』被罵得很慘,全聯小編過幾天在臉書上發文說:「那個⋯借問一下⋯我可以說話了嗎?」除了引發很多網友留言外,很多粉絲專頁也利用此熱潮在下面回覆,像是蘋果日報、yahoo、TVBS等。雖然可能沒帶來什麼效益,但求的是搭著熱門話題,透過創意,引發共鳴。
數位經營相對於實體經營,可用較低的總成本撐起規模較大的客群經營
經營規模越大,相對於非數位經營而言便越有優勢。
但即使已是實體經營,只要好好善用數位機會,也可以藉著傳統實體產品的各種聯網化可能,而將實體產品擴充為數位平台。書上的圖是畫說一開始數位經營的成本會比實體經營的成本高,但過了一定的規模後就,數位經營的就會比實體經營的低。但我覺得像現在有很多平台,例如臉書或IG上經營的各種小拍賣,一開始的成本感覺不會比實體經營高,反而低很多,難怪越來越多人會想自己做小生意,畢竟如果只是po文其實不需要花費到多少錢,而且也不需要實體成本那些花費。
數位金融
書中提到支付寶讓我想到,我大三時去上海當交換生時,那時我們10個台灣生第一次一起到外面的餐廳吃飯,吃完飯要結帳時,我們每個人拿出錢包,各個在數零錢,假設是每個人40.2塊,就是連0.2元我們都會想辦法拿出來,然後幫我們桌結的人員就蠻傻眼的,覺得我們怎麼會一個個在那邊掏錢,後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辦銀行戶頭了,出去吃飯時,都是一個人先刷卡,其他人直接使用支付寶打錢給他,也不需要手續費什麼,1分鐘就可以入帳,非常方便。想到上禮拜跟朋友出去吃飯,到現在也還是每個人在那邊掏零錢,就覺得大陸付款上真的很方便,就連在路邊買水果都可以用支付寶轉帳,常常出門都沒在帶錢包,只要手機跟卡片就好。當然現在台灣很多地方我也有看到可以行動付款,還有前陣子開放使用的apple pay,普及率也是越來越高,但還是比較多地方只能使用現金付款。
面對數位變局,仍有部分企業以「台灣實體市場已經很方便」「台灣市場太小」做為推託,不呼應改革潮流。其實,若懂得靈活運用數位槓桿,台灣本土市場已足夠供各產業初步展現數位經營的規模經濟,並更能深化客群經營成果,創造未來的無限商機!